CBDF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 京城公益课堂热烈开讲
CBDF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 京城公益课堂热烈开讲
自古以来,北京就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各项艺术形式繁荣发展的重要基地。这里见证了中国国标舞最初的引入和发展,拥有大批的国标舞爱好者,也是众多专业院校及业余培训中心的驻地。经过多次的筹备与策划,3月23日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时刻,即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北京代表处的成立,这是继辽宁、山东、浙江、河北、陕西之后,总会成立的第六个地方代表处。
成立大会由CBDF办公室主任兼秘书长助理陆刚主持。会上,任命CBDF考官、IDTA高级院士、中国煤矿文工团艺术学校校长阎岭为CBDF北京代表处主任,英国联合舞蹈教师协会、UKA高级院士、北京演艺专修学院摩登舞客座教授白昆瑞,北京昌平区舞蹈家协会主席、北京昌平区文联理事闫铁山,北京盛基阳光舞蹈培训学校校长卢秀红、英国UKA舞蹈职业教师联合会学士秦建华为副主任,CBDF院士、B级评审张洋为秘书长。
图:代表处授牌 委员会成员授牌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刚在会上发言并指出, CBDF北京代表处的成立是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将为北京及全国的国标舞艺术事业和广大群众舞蹈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希望代表处可以团结本地区国标舞者和广大爱好者,共创中国国标舞事业美好未来。
图:王永刚讲话
随后,代表处主任阎岭发言,回望了北京地区的国标舞发展历史,简述了今年马上要着手落实的三项任务,即整理撰写北京国标舞的三十年发展史,举办首期教师培训班,继续推进CBDF教师及少儿考牌工作,举办一次北京地区的权威赛事。同时表示,将与各有志之士一道,为北京的国标舞行业营造出一个诚实守信、良好稳定的市场与发展环境而努力奋斗。
图:阎岭发言
今年正值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成立30周年,这届大会不仅是一届成立大会,也是京城老中青三代优秀国标舞教师选手及爱好者的聚会。会上不乏从80年代、90年代就开始学习国标舞蹈的前辈们,他们一直喜舞爱舞,乐舞敬舞,坚定地推动着国标舞艺术的发展,热切地传承国标的文化艺术。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他们是国际标准舞的兴盛起源及发展历史的见证人,如到场的北京国际标准舞学院摩登舞学院负责人孙文斌,CBDF考官、国际评审李春生等。从20年前的学舞者,历练成为培养出一批优秀现役年轻选手的资深教师,他们一直站在国标舞教育教学的最前线,为国标舞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后续动力,正也是一腔热血献国标,洒出汗水化甘霖的真实写照。
图:白 李 孙 会场代表
代表处成立大会结束后,第四期CBDF明星公益课堂活动在北京阎玲舞蹈学校举行。
明星公益课堂是2015年推出的首个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活动,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国标舞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旨于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不断提高教师、选手和国标舞爱好者技艺水平。
图:合影
本期教师分为拉丁和摩登两节课堂。首先进行的摩登课堂,由CBDF国际评审、教官,亚洲职业摩登舞冠军王书军/李尼亚进行课授。两位老师资历深厚,拥有二十多年的舞蹈经验,一直在专业院校进行专职授课,并培养出了一批在赛场活跃的优秀选手,是一对非常有经验和把控能力的摩登舞教师。课堂上,老师先对参与学员的舞蹈水平进行了大致了解,针对他们身上集中显现的问题进行了纠正与说明。他们强调,要重视舞蹈的感觉,身体肌肉不能过于僵硬,要舒展开来,注重呼吸,愈是基础的动作愈要多加练习,体会其中动力学的原理和舞伴间的配合。
图:老师 加示范选手CBDF国家青年队成员袁一齐浣燕妮
随后进行的拉丁明星公益课由中国及职业拉丁舞冠军 陆宁带来,他曾获得CBDF优秀教官称号,善于思考与总结舞蹈的原理与规律,在课堂上也懂得调动学习氛围。他从重心转换、胯部摆动等基本理念入手,告诫学员避免 “看图学舞”的误区,不要盲目拷贝老师动作,应不断体会脚与地板产生的对抗压力,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寻找不同的身体结构产生不同的韵律和舞蹈感觉。课堂上,CBDF国家队成员唐尧、黄馨与龚超群、卓莲薇也作为示范教师为学员们进行了动作与舞蹈展示,并获得了满堂喝彩与欢呼声。
图:老师示范
此次CBDF明星公益课堂是本年度的首期公益课,吸引了京津冀地区的近两百余名国标舞爱好者前来学习与观摩,其中也不乏专程从山西赶来取经的学员。课后反响良好,学员们表示受益良多,对学习中的盲点、误点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之后还会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后续的揣摩和练习。
一整天的活动结束了,满满的行程,装载的都是国标人对舞蹈事业的挚爱与期盼。让我们举全员之力、之智, 创造出一个公平、健康的舞蹈环境,真正推动北京国标舞艺术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