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资讯 > 公告

《中国艺术报》刊登CBDF成立三十周年专版报道

发布时间:2021-07-15 11:06:36 点击数:

CBDF官网编者按:12月4日,《中国艺术报》在专题版刊登题为“迈出新步伐 攀登新天地-纪念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成立三十周年”的整版报道,其中综述了CBDF三十年的工作成绩及国标舞进入中国的三十年历史进程;同时也简要报道了于12月2日至3日在京举行的“炫舞中国梦-2016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精品展演”的活动信息。以下是具体内容。)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曼妙足迹 

沈敏华

  11月27日,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成立三十周年荣誉盛典在上海举办。三十年来,国标舞在神州大地上迅猛发展,各类专业院校应运而生。如今,中国国标舞者领跑亚洲、一枝独秀,在各重量级组别中摘金夺银,令世界刮目相看。目前,中国职业摩登舞排名世界第六,业余摩登舞排名世界第一,更多选手在职业新星、业余新星、 21岁、 16岁、 14岁、 12岁以下各组别夺得世界冠军。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CBDF)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纷纷为国争光。CBDF已拥有数万名个人会员和遍及全国各地的团体会员。他们的背后,是百万国标舞大军。

  作为最早将国际标准舞引进中国的专业舞蹈社团,三十年来,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在品牌赛事、教师评审培训、青少年考级考牌、等级认证、明星公益课堂、艺术表演舞创作演出、 CBDF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培养、中外舞蹈文化交流、各地国标舞协会组织推动以及总会自身建设等各个方面不断努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已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地区设立了六个CBDF代表处,联系着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标舞协会,以及数十所国标舞专业院校和数百所舞蹈培训机构;有30万以上的青少年正在接受CBDF和CCAT的培训,近百万国标舞爱好者及其相关从业者,活跃在城乡各地,一支群众性的国标舞大军遍布神州;总会还与世界舞蹈总会(WDC) 、国际舞蹈教师协会(ID - TA) 、美国、俄罗斯、德国、英国等国标舞国际机构和国标舞大国积极合作并建立了友好机制,推动中国国标舞与世界接轨,成效突出。总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依靠自身的劳动和努力,积极推动中国国标舞艺术事业健康发展。

  3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我们对在世界上已流行60多年的国际标准舞还一无所知。一个偶然的机会,主管民间文化交流的中国对外友协找到中国舞协,提出有日本友人想在北京举行一场中日国际标准舞友好赛,这是我们首次耳闻“国标舞”的概念。当时中国舞协组联部承接了此项工作,从此拉开了国际标准舞进入中国并得以波澜壮阔发展的序幕。

 

 润“舞”花竟开

  中国舞协组织了一批专业舞团的演员和部分群众舞蹈方面的相关人员来参加学习,日本友人派来老师并提供全部学习人员的舞鞋和比赛用服装,各有12对学员分别学习摩登舞和拉丁舞,可以说他们是中国最早的国标舞者之一。中国舞协于1987年5月举行了一场小范围的比赛,即首届“中国杯”国际标准舞比赛做为练兵,参赛者以学习班人员为主,广东方面也有部分选手前来参加。参加中国舞协组织学习国标舞的优秀学员即刻成为种子,在全国迅速进行推广,其间中国舞协举行了近30期的普及班,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他们回到地方再四处开花进行普及。

  为使国标舞在中国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来筹划相关工作。经中国舞协批准,于1989年成立了中国舞协国际标准舞总会(当时是隶属于中国舞协的二级组织) ,会长贾作光,副会长王镇、吕艺生、张敦意等,秘书长付中枢等。自此中国国标舞的培训、比赛等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舞协国际标准舞总会多次邀请来自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对国标舞爱好者进行培训,从学习个别舞蹈到对国标舞所包括的10种舞蹈进行分级学习,力求严谨规范。同时,还对国标舞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大型国标舞比赛的组织形式、评审标准与计分方法等进行学习,逐步与国际接轨。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中国已能引进世界顶级选手来中国表演,我们在惊叹他们高超技艺的同时也发现,真正优秀的能走向世界的选手,必须像培养舞蹈演员一样从小开始训练。为此,国际标准舞总会向北京舞蹈学院建议开设国标舞专业,经相关部门批准, 1989年正式在北京舞蹈学院社会舞蹈系内开设了国标舞专业,数年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也开设了国标舞班。在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鼎力支持下,参加首批国标舞学习的朱良津组建了中国第一所民办的北京国际标准舞学院。

  中国舞协国际标准舞总会还着眼于对国标舞事业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的培养,尝试在普通少年儿童中进行国标舞的普及,逐步探寻适合少年儿童学习国标舞的教材与方法,并严格规范比赛着装,逐渐将少儿国标舞比赛扩展成每年一届的青少年比赛。

  为适应普通群众对国标舞的需求,中国舞协国际标准舞总会还曾推出一套普及性质的、结合原来国内舞厅舞的“社交国标舞” ,培训了自己的教师和评审员队伍,举行过多次全国大赛。广大群众在国标舞优美的音乐舞蹈中陶冶情操、享受艺术、锻炼身体、增进友谊。

  经中国文联和民政部批准,原隶属中国舞协的国际标准舞总会,于1993年更名为“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 ,成为国家一级社团,直接受中国文联的领导。


奋力谋发展

  轰轰烈烈的国标舞普及浪潮席卷全国各地,国标舞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来自各阶层的爱好者。不少人辞去了社会地位优越的公职,从大学、医院、科研单位、法院、检察院等单位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国标舞行列中,逐步成长为优秀的专业舞者;社会各阶层的爱好者陶醉于国标舞带给人身心的享受,不惜代价融入国标舞。所有这些满怀激情的舞者都希望能在每年一届的全国大赛上取得好成绩,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扩大自己的阵地。因此,作为主办方能否公平、公正、公开地组织好比赛,不辜负广大参赛选手的信任,是对一个民间社团组织能力和公信力的严峻考验。

  为此,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制定了严格的专业学习制度,要求教师和评审员必须身体力行地达到国际上职业国标舞教师的水平。只有在摩登舞和拉丁舞双项分别获得国际舞蹈教师协会职业教师资格的人,才能在学会举行的全国比赛中担任评审。同时,学会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评审纪律,凡有违反纪律的,一律取消其担任评审的资格。这使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举行的全国比赛越来越受到广大选手的欢迎与认可,在业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1996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开始组织教师和评审员赴国标舞的发源地英国黑池学习考察。大家看到了世界顶级选手的水平,找到了自己的差距,又开始了更艰苦卓绝的攀登。


争辉新世纪

  2003年,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和以文化部为业务主管的中国国际标准舞协会合并为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总会的成立对促进中国国标舞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十多年前,中国只有个别选手能出国去学习并参加世界级的比赛。至今,已有成百对次的选手在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组成中国军团,开到英国的黑池去参加世界国标舞界的“奥林匹克”大赛。过去,我们的选手只能去那里踩踩赛场的地板,第一、二轮后就几乎看不到中国选手的影子;今天,中国有不少选手经过一轮轮的奋战,已能进入到不少组别的最后决战,并获得冠亚军的成绩。如今,中国优秀的选手、教师、评审已有一百多位经世界舞蹈理事会考试批准成为该组织的国际评审;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刚和顾问季孝明、朱良津已成为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会(IDTA)在我国仅有的三位国际考官,并相继受邀多次担任国外比赛的评委。

  中国的国标舞从引进到今天,在世界国标舞发展的进程里只是迈开了第一步。中国国标舞者要有不断超越、顽强拼搏的思想准备,继续朝着更加宏伟的目标拼搏奋进。



祝贺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成立三十周年贺词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世纪80年代,尽管国标舞在国际上已经有了数十载的辉煌历史,“国际标准舞”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虽然我国国标舞起步比较晚,但在大家的努力下,进步发展比较快,特别是每年举办的全国锦标赛、“院校杯” 、“中国杯”巡回赛、艺术表演舞活动等在国内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三十年来,在各方的培养与支持下,中国国标舞者通过艰苦拼搏,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

  在此,我向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成立三十周年送上诚挚祝福,并感谢为国标舞发展作出贡献的各位前辈、老师、选手与爱好者们。希望日后大家能够继续团结一心,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形成推动中国国标舞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把中国国标舞总会建成一个以人为本、务实高效、和谐温馨的国标舞工作者的美好家园。

  ——高占祥(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文化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名誉主席)

  从三十年前国标舞引进中国至今,我们走过了艰难历程,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我感到由衷的喜悦。上世纪末,中国国标舞者首次尝试踏上黑池的地板,面对欧美的优秀选手,中国人甚至不能晋级第二轮比赛。回首三十年,国标舞在神州大地上迅猛发展,各类专业院校应运而生。翩然而起的国标舞大军波澜壮阔;风华正茂的国标舞新秀青春腾跃、潇洒豪迈,在各重量级组别中摘金夺银。如今,中国国标舞者领跑亚洲,一枝独秀,令世界刮目相看。除此之外,从少年儿童到古稀老人,国标舞日益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

  三十年来,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为中国国标舞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未来还要继续凝聚正能量,让舞蹈服务人民,让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成为国标舞艺术之家。三十年,是团结鼓劲、齐心合力的光辉岁月。在此,我赋诗一首,特以祝贺:

  万众欢跳国标舞,健美益智强筋骨。奋发有为三十载,为国争光不停步。

  ——贾作光(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大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舞协名誉主席、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终身荣誉主席)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在中国文联的领导下,在中国舞协的支持下,为中国国标舞艺术事业的发展进步做了大量工作,特别为中国国标舞走向世界、为国标舞在广大群众中的普及提高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起到了联系国标舞界的桥梁纽带作用。

  中国国标舞是舞蹈艺术的生力军。三十年来,随着国标舞文化与艺术事业的不断推进,国标舞已经成为新时期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活动与文化需求,成为社会和谐、社会安定、精神愉悦的显著标识。

  在此,热烈祝贺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成立三十周年,并期望日后能够从艺术上、从高度上、从人文角度上更好地推动国标舞在中国的发展。

  ——罗斌(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副主席)

  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的成立与发展,浸透了高占祥、贾作光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心血,洒满了广大舞者、教师、评审及所有为国标舞事业拼搏奋斗者的汗水,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相关人士的大力支持。我谨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我也深感荣幸,作为本届领导班子成员之一,与大家共同见证30周年这一意义非凡的历史性时刻。

  三十年来,翩然而起的国标舞大军波澜壮阔;走进中国的国标舞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中国国标舞走向世界成绩斐然;新世纪国标舞艺术事业前途无限。三十年路途感恩前行,三十年征程不忘初心,三十年光辉再扬长帆!

  ——王永刚(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2016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精品展演在京举办

作者:祁书平/摄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蒲波) 12月2日至3日,由中国舞协支持、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主办的“炫舞中国梦——2016 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精品展演”在北京民族剧院举办。本届“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精品展演”主要汇集、精选了历年来在国内外荣获奖项的优秀国标舞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形式新颖,既具有国标舞的舞种特征,又内含中国文化底蕴,彰显出国标舞艺术的想象与创新。

  “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精品展演”是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推出的品牌性展演项目,该项目与“CBDF国标舞艺术表演舞锦标赛”相辅相成,且同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国标舞发展基金资助项目。